行业资讯

热点关注:使大学生成为未来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坚力量
碳排放管理师 时间: 2023-02-01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领域统筹协调,各行业协同发力。高校必须承担起绿色低碳教育的时代责任,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思政教育,统筹好绿色低碳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将绿色低碳发展教育落到实处,向社会各领域播撒“绿色”种子,使大学生成为未来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坚力量。

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

思政课是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精神编入高校思政教材,将党和国家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关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可以通过形势与政策报告、专题讲座、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和知识的教育宣讲。创新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更受大学生欢迎的方式传播绿色低碳发展知识和理念。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专业课课程思政在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中的作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议题,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领域的较多专业课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充分发掘其中与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可以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比如国际关系、外交学等涉及国际时政的课程可以在全球治理、中国外交方面的教学授课中,宣讲中国在承诺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多边进程、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开展双边气候外交、提供国际气候公共产品和促进南南气候合作等方面的实践与成就,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碳达峰碳中和对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领导力、推动国家间合作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加坚定地支持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政策。

总之,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宣讲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理论和政策,提升学生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要意义的认识,将绿色低碳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

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教育

高校绿色低碳教育包括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水平,专业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培养服务于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门人才。

在通识教育方面,广大高校应推动开设绿色低碳发展导论、碳中和碳达峰概论等通识课程,注重与中学阶段既有知识的衔接,面向各专业大学生普及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同时应结合各专业特点合理融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知识模块或章节,如宏观经济类课程中可以加入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GDP等内容,阐明国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提升学生对国家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信心。

在专业教育方面,应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知识体系建设,形成综合性、跨学科的知识图谱,编写绿色低碳发展教材和案例库。有条件的高校应加强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等专业和学科建设,培养具备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最新知识的教、研人员,合理布局碳达峰碳中和核心课程专任教师队伍。在学生培养环节加强碳中和碳达峰及绿色低碳发展专门课程的设置,培养具备扎实知识和能力素质的专门人才,形成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人才梯队。

同时,探索建立更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双学位和辅修项目,培养既具有某一领域专业知识技能,又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绿色低碳发展+”新型人才。绿色低碳发展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学科各专业相互配合、统筹规划,专业培养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绿色低碳发展知识水平,形成高素质专业人才储备。

引导学生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高校绿色低碳发展教育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与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高校应支持和培育碳达峰碳中和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培育或孵化大学生绿色低碳发展科研和创新成果。要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习实践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假期返乡实践、社会调研、模拟创业等形式,鼓励学生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形成研究和实践成果。在科技创新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中应设置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或组织专门赛事,鼓励学生开展相关研究性学习和创业项目,引导学生将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作为科研和职业方向。

高校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绿色低碳发展社会实践机会,通过参观、调研、实习、志愿服务等方式,组织学生走进政府部门、企业和社区实际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实践。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依托低碳示范区、节能环保企业等平台和机构建立大学生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基地,推动产学研合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调研对象、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实现大学生从学习绿色低碳发展知识到投身实践的有效衔接。同时可聘请相关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科学技术人员担任大学生绿色低碳实践导师或就业导师,定期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提供科研、职业指导,充分发挥社会优势资源在绿色低碳发展教育实践环节的作用。

高校还应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校园文化,结合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组织开展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主题校园活动,将绿色低碳与优秀班级、优秀宿舍的评比有机结合,向学生推广节约资源能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作者:翟大宇,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讲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 碳排放管理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