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全面的了解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整理了,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1.我国最早期对劳动法的定义是( ).
a.劳动法是规范法 b.劳动法为关系劳动之法
c.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的依据 d.劳动法是国家大法的一种
2.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 )法律.
a.核心 b.基本 c.规范 d.依据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 ).
a.基本规范 b.指导思想 c.基本准则 d.基本原则
4.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所具有的特征有社会性、互济性和( ).
a.规范性 b.保障性 c.补偿性 d.抗风险性
5.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和劳动监督检查法构成( ).
a.劳动合同法 b.劳动权利法 c.劳动法体系 d.劳动保障体系
6.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 ).
a.条件 b.方法 c.规则 d.客体
7.劳动法律事实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和( ).
a.劳动法律事件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效力d.劳动法律后果
8.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a.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b.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
c.保障劳动者的报酬权 d.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
9.( )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平等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10.所谓( )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
a.基本保护 b.优先保护 c.全面保护 d.部分保护
答案:l.b2.a3.c4.c5.c6.d7.a8.a9.b 10.c
11.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 )共同参与决定.
a.企业 b.员工 c.员工代表 d.企业家协会
12.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是( ).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13.(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劳动法律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14( )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a.劳动法律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15.( )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a.劳动法律 b.劳动规章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宪法
1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
a.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b.宪法 c.劳动法律 d.劳动规章
17.将①宪法、②劳动法律、③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18.(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19.( )是雇员与雇主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a.劳动合同 b雇用规则 c.司法解释 d.集体合同
20.( )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
a.劳动合同 b.雇用规则 c.司法解释 d.集体合同
答案:11.d 12.a 13.b 14.a 15.c16.d 17.c 18.b 19.a 20.d
21.( )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
a.法官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成文法
22.( )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a.劳动法的体系 b.劳动法的渊源 c.劳动法的原则 d.劳动法的内容
23.( )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24.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标准为( )劳动标准,具有单方面的强制力.
a.最高,非强制性 b.最低,非强制性 c.最高,强制性 d.最低,强制性
25.( )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其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
a.促进就业法律制册 b.劳动标准制度 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26.( )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在发展培训事业和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方面的职责、管理权限、职业分类通用标准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
a.促进就业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工作用工制度 d.职业培训制度
27.劳动法监督检查的( )既包括《劳动法》各项规定的实施状况,也包括劳动法律部门各项劳动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
a.内容 b.目的 c.客体 d.方式
28.(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行政关系 d.劳动服务关系
29.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的( )为其条件.
a.合并 b.具备 c.分离 d.完整
30.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 ).
a.法律原则 b.国家意志 c.劳动权利 d.法律渊源
答案:21.c22.a23.b24.d25.d26.d27.a28.a29.c30.b
31.( )即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渊源
32.( )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
a.法律文本 b.双方当事人 c.劳动合同 d.法律渊源
33.( )是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渊源
34.( )是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渊源
35.( )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a.劳动法律原则 b.劳动法律渊源 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关系
36.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 )调整.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37.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 ),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a.劳动关系 b.法律关系 c.劳动合同 d.双务关系
38.我国劳动法的体系是根据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特点和( )构成的.
a.内容 b.要求 c.标准 d.规则
39.劳动法律关系的( )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即雇主共雇员.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事实
40.()人是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白由,18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
a.完全劳动行为能力 b.限制劳动行为能力 c.无劳动行为能力 d.部分劳动行为能力
答案: 31.a 32.c 33.b 34.c 35.d 36.a37.d 38.a 39.a 40.a
41.劳动法律关系的(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a.原则 b.客体 c.内容 d.事实
42,劳动法律关系的( )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
a.原则 b.客体 c.内容 d.事实
43.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和( ).
a9劳动法律形式 b.劳动法律渊源 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事件
44.( )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渊源 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事件
45.( )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渊源 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事件
46.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和追究违法行为人法律责任采用( ).
a.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b.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c.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d.劳动法的制约制度
47.适合于调整劳务关系的法律是( ).
a.刑法 b.民法 c.劳动法 d.各地行政规章
答案: 41.c 42.b 43.d44.a 45.d 46.c 47.c
1.我国法学界关于劳动法定义的表述是( ).
a.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
b.广义的劳动法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c.劳动法是指法律的一种亚学科
d.劳动法是指法律科学中的一个亚学科,是以劳动法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
e.研究劳动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发展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特点是( ).
a.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
b.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
d.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e.劳动法基本原则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准则
3.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 ).
a.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 b.指导劳动法的实施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助厅劳动法的理解、解释 d.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可以直接适用
e.劳动法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
4.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 ).
a.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b.使生产受到影响也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d.物质帮助权原则 e.依法行使的基本原则
5.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体现在( ).
a.劳动者有依据法律的规定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b.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享有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
c.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
d.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重大处罚等事项应当通过一定形式听取工会意见
e.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方面,工会享有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
6.劳动法律渊源具有的含义是( ).
a.对劳动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所有因素 b.对法律适用者有约束力的规范才是法律渊源
c.立法本身并不是法的目的、法的实施 d.劳动法的渊源就是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
e.法的表现形式
7.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包括( ).
a.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b.劳动法律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e.地方性劳动法规
8.劳动法的体系包括( ).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c.劳动标准和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e.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9.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包括( ).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岗前培训法律关系 e.保障安全生产法律关系
10.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是( ).
a.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实现形态 b.提供了劳动法律的当事人行为模式标准及其行为准则
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d.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
e.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答案:1.abd2. abcd3.abc 4.acd5.abcde6.abe7.abcde8abcde9. abc10.acde
11.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 )
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b.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 c.反映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d.高度的稳定性 e.高度的权威性
1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 ).
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b.作为指导性的法律规范 c.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
d.指导劳动法的实施 e.有助于理解、解释劳动法
13.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 ).
a.平等就业权 b.基本保护 c.自由择业权 d.全面保护 e.优先保护
14.下列属于劳动权的是( ).
a.平等就业权 b.劳动报酬权 c.自由择业权 d.休息休假权 e.职业培训权
15.下列属于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是( )。
a.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b.平等协商的权利 c.集体协商权 d.共同决定权 e.知情权
16.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有( ).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e.知情权
17.下列属于法律渊源的有( ).
a.劳动法律 b.劳动规章 c.正式解释 d.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图际公约 e.地方性劳动法规
18.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任意解释 e.合同解释
19.下列属于劳动法构成体系的有( ).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e.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20.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社会保险的体制 b.社会保险的项目 c.社会保险的种类
d.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 e.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运营和管理
答案:11.abcde 12.cde 13.bde14.abcde 15.abcde16.bcd 17.abcde 18.abc 19.abcde 20.abcde
21.按照劳动法的所有制结构模式,将劳动法体系划分为( ).
a.国有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b.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c.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d.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劳动法律制度 e.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22.劳动法体系的构成为( ).
a.劳动关系法 b.劳动标准法 c.劳动保障法 d.劳动监督检查法 e.劳动合同法
23.劳动关系法的构成为( ).
a.劳动合同法 b.集体合同法 c.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
d.职工民主管理法 e.劳动争议处理法
24.劳动标准法的构成为( ).
a.劳动合同法 b.集体合同法 c.工作时间法 d.工资法 e.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25.劳动保障法的构成为( ).
a.促进就业法 b.职业培训法 c.社会保险法 d.劳动福利法 e.方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26.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为( ).
a.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b.存在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存在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存在现实劳动关系 e.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27.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包括的类型为( ).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民事劳务关系 e.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8.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 )。
a.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b.其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双务关系 e.具有国家强制性
29.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 ).
a.用工权利能力 b.用工行为能力 c.劳动休息权利 d.劳动权利能力 e.行为能力
30,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内容 c.客体 d.出发点 e.归宿
答案:21.abcde 22.abcd 23.abcde 24.cde 25.abcd26.de 27.abc 28.abde 29. de 30. abc
31.法律通常将自然人分为( ).
a.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 b.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 c.无劳动行为能力人
d.部分劳动行为能力人 e.丧失劳动行为能力人
32.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 ).
a.用工权利能力 b.用工行为能力 c.劳动休息权利 d.劳动权利能力 e.行为能力
33.劳动法律行为包括( ).
a.合法行为 b.违约行为 c.行政行为 d.仲裁行为 e.司法行为
34.为了贯彻执行劳动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文件还有( ).
a.《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b.《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千问题的意见》
c.《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
d.《关于特有工种不是提前退休特殊工种的复函》
e.《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
35.除与我国劳动法律渊源相类似的形式以外,其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还有( )类别.
a.内部劳动规则 b.劳动合同 c.习惯法 d.法官法或判例法 e.集体合同
36.劳动权包括( )等.
a.平等的劳动就业权 b.自由择业权 c.劳动报酬与休息休假权
d.劳动保护权 e.职业培训权
37.劳动法律渊源具有( )几种不同含义.
a.是指对劳动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所有因素 b.仅仅指对法律适用者有约束力的规范是法律渊源
c.是指法的表现形式 d.是指劳动法规定的最低标准 e.劳动法是劳动法制的统一
38.劳动法给予劳动者全面保护的内容是( ).
a.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 b.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 c保障劳动权益
d.基本劳动权 e.职业发展权益
39.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具有的特征是( ).
a.大众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e.待遇性
40.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法律解释 d.行政解释 e,政府解释
41.劳动(雇用)合同是( )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a.用人单位 b.雇员 c.劳动者 d.雇主 e.义务
42.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
a.企业 b.个体经济组织 c.国家机关 d.事业组织 e.部队企业
答案:31.abc 32.ab 33.abcde 34. abcde 35.abcde36.abcde 37.abc 38. ab 39.bcd 40.abd41.bd 42.abcd
以上由学一网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频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