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知识点9
考试大全网 时间: 2019-08-23
 

  

  

  1.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问题包含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问题分为有结构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

  2.问题解决是指点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世界观等也影响问题解决。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两种创造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或认知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6.目前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2)智力,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3)个性,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性。

  8.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 考试大全 版权所有